控制排尿v文极度控制(女性的控尿机制)
(0320)233
之前,我们有提到过许多有关排尿的小知识,还曾经带大家前往人体的污水排放场一探究竟,知道了排尿的器官、肌肉,甚至还了解到了排尿反射,接下来我们将会带着大家再来看一下,我们神奇的人体是怎么控尿的。由于男性女性的膀胱结构相似,但是尿路结构不同,因而其背后机理也有所不同,我们将为大家分开阐释。
今天我们首先带来女性的控尿机制。
我们先来看看女性尿道的概况,女性尿道平均长35cm,直径约为0.6cm,较男性尿道短、宽而直。[1]
[1]
尿道括约肌
尿道口分为尿道内口与尿道外口,尿道内口开口于膀胱,周围环绕着尿道内括约肌;尿道外口位于阴道口的前方、阴蒂后方2~2.5cm处,周围环绕着尿道外括约肌。尿道括约肌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阀门”,负责掌控我们的排尿过程。
女性的尿道外括约肌(EUS)始于膀胱下端,包括尿道括约肌、压缩器尿道肌和尿道阴道括约肌[2]。尿道括约肌下半部分的背外侧延伸与压缩尿道肌连续,压缩尿道肌的收缩导致尿道腹侧受压。尿道道括约肌是一种薄、宽、平的肌肉。作为EUS的下部,尿道阴道括约肌同时包围尿道的前外侧部分和阴道的外侧[3]。
尿道壁的肌纤维
女性尿道壁周围也包绕着许多的肌纤维,可分为慢收缩型纤维和快收缩型纤维。快收缩纤维又进一步分为3个亚型。慢收缩纤维具有抗疲劳的特性,相反地,快收缩纤维则较易疲劳。尿道壁内的横纹肌慢反应纤维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持续的张力,使膀胱储尿期尿道有持续的闭合压力(即静态尿道压);而快反应纤维则在腹压增高时快速收缩,产生短暂的尿道高压(应力期尿道压),紧急关闭尿道防止漏尿。[4]正是因为存在这两种不同的纤维,我们才能在静止时与腹内压增高时,都能够控制住自己,防止漏尿。
盆底组织
在盆底部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肌肉,他们的作用就像是“底盘”一样,可以兜住盆腔的一系列组织与器官,其中具有代表的是提肛肌。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即使因为咳嗽或是喷嚏使得腹内压增高,也能使得盆腔内的脏器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在腹压增加使得膀胱压增高的同时,也可使得尿道压力同步升高,防止膀胱中的尿液因压力过大溢入尿道。[5]在这时,由于提肛肌的收缩,会带动阴道和肛门周围的肌肉将尿道挤向盆腔,有利于尿道的闭合。
[1]
肛提肌和肾盂内筋膜在支持盆腔器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结构的损伤,最常见于女性怀孕和分娩期间,可能导致盆腔器官脱垂和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排尿的神经控制是一个复杂的机制,原始的骶椎反射与大脑的高级中枢进行沟通,使人类能够对排尿做出决策。涉及更高中枢的病理学可导致尿失禁,而腰骶髓吻侧的脊髓损伤可导致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2]。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啦,相信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女性的控尿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去理解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原因,从而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与治疗。
参考文献
[1]丁文龙,刘学政.系统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50151,168
[2]Macura KJ, Genadry RR. Female urinary incontinence: pathophysiology, methods of evaluation and role of MR ima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