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献血日|以后不用献血了?
(20200213)438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
今年是第14个献血者日。
今年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是:
“我能做什么”
口号是:
“献血,现在献血,经常献血”
每次从献血车旁走过时,是不是总有一种“我要去献血”的冲动?但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献血的。下面先来给大家普及一下献血的知识吧。
哪些人可以参加献血?
① 年龄:1855周岁,在55岁前多次献血者,献血年龄可延长至60岁;
② 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③ 血压:90mmHg—140mmHg /60mmHg—90mmHg
脉压差≥30mmHg;
④ 脉搏:60—100次/分,高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⑤ 体温正常
⑥ 皮肤无黄染,无创伤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⑦ 五官无严重疾病,甲状腺不肿大;
⑧ 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性功能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⑨ 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
⑩ 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献血前应做哪些准备?
① 学习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② 献血前不要服药。如服用阿斯匹林在三天内会降低血小板的某些功能,所以在献血三天前不要服药。
③ 食物应少脂肪。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的习惯进餐,但以低脂肪为宜。
④ 不饮酒,尤其是不饮烈性酒。
⑤ 充足睡眠,不宜剧烈运动。
献血后会贫血?降低免疫力?
① 只要按规定的间隔时间献血,就不会引起贫血。因为献血只是人体内可再生血液暂时减少,不影响血液的正常再生功能。贫血本身是一种疾病,在献血查体时,患有贫血的人会查出来,这类人不参加献血。
② 从生理角度讲,构成人体免疫抗病能力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白细胞,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体内的白细胞在80亿到200亿之间,一次献血200毫升或400毫升,所捐白细胞只占人体白细胞的1%至2%,失去的白细胞1至2小时就能从骨髓得到补充。
如果你仍对献血心存疑虑,
那么好消息来了!
据国外媒体报道,
目前,科学家一项创新研究,
可基于患者皮肤细胞培育出血细胞,
未来有望结束献血时代。
经过20年的不断努力,科学家们终于可以控制诱导干细胞分化成血液细胞,这些研究给需要骨髓移植但无法找到捐献者的血液病患者提供了新希望。如果将来临床转化成功,患者可以用自身组织培养的健康细胞进行治疗。
麻省波士顿儿童医院干细胞生物学家乔治·戴利团队在选择皮肤细胞时,首先用经典的方法诱导出多能干细胞ips,这些细胞虽然可以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但并不能自然分化为血液细胞。戴利和同事们另外倒入七个转录因子,以让ips细胞转变为造血干细胞。再把这些人类细胞注射进老鼠来培养,12周后,这些ips转化为人类造血祖细胞,并分化出包括免疫淋巴细胞在内的血液细胞成分。
戴利博士说,这些祖细胞非常接近天然造血干细胞。业内人士评论说,培养出造血干细胞是这个领域的圣杯,他们显然已经获得培养造血干细胞的技术。戴利说:“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即将能在器皿中培育出良性人类造血干细胞。”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自然》杂志研究报告还显示,另一支研究小组使用不同的技术成功地利用老鼠制造出类似造血干细胞。该研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