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早餐和小吃是一个城市的体温计,能触摸到这座城市最真实的体温。如果想了解一个城市的温度,那么就去它的早餐摊上体味一番吧。
那些记忆中的味道
想象中完美的早餐似乎是这样的,一座南方宁静古朴的小城,踏着青石板走街串巷,穿过小石桥,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子里,有一个小布幔招牌,循着香味儿慢慢走近,两个老人正在不紧不慢的相互协作,偶尔传出几句外人听不懂的对话……而他们的面容和身影却是模糊的,因为一直被包围在一片热气腾腾里……
糁汤
记忆中,去过济南老城大观园的早市,品尝了著名的干饭把子肉,去成都时吃了一碗抄手,去武汉的汉正街吃了一碗热干面,去南京吃了碗鸭血粉丝汤……有一年回家乡县城时,父亲专门拉我们早起,去品尝了临沂久负盛名的糁汤。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西北小吃。由于在宝鸡待了一年半,跟随当地的小伙伴吃遍了宝鸡的特色美食小吃,大概十几种,擀面皮,米面皮,肉夹馍,蛋夹馍,胡辣汤,臊子面,炒凉粉,砂锅米线,醪糟……数不胜数,哪一个都令我回味无穷。经常看着一个个摊位难以选择,因为哪个都想吃,吃一种根本不过瘾,奈何胃容有限……至今还记得那个肉夹馍摊上一人高的烤馍炉,和旁边似乎永远在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老汤肉锅……
还有去西安出差时,朋友带我专门体验的羊肉泡馍,去兰州专门寻找的“正宗”兰州拉面……在乌鲁木齐吃过的薄皮包子和手抓饭,都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因而深深刻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现代速成早餐
谁料想从陕回鲁后,我居住的小城几乎没有自己的特色小吃,除了包子就是馅饼。这种在饮食上的巨大落差让我瞬间迷失了方向,就好像从一个琳琅满目、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忽然到了个一片贫瘠的卖方市场,心里空落落的。
当然不是没有早餐,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早市和早餐,只是这里的早餐都是全国各地的舶来品,最著名的就是甘肃人的兰州拉面和南方人的小龙蒸包、鸡汤馄饨,招牌随处可见,只是味道略有不同。后来又增加了许多新鲜的招牌,什么煎饼果子、鸡蛋灌饼、里脊汉堡、烤冷面……等等,不仅这里,全国各地的早餐点都大同小异,大概为了方便早起上学的孩子和上班的年轻人吧,简洁速成,符合快节奏的生活。
虽然看他们每天早上也是忙忙碌碌,人满为患,也是即食加工,一片热气腾腾;但不知为什么,看着这些招牌,哪个都提不起我的胃口。
而最常见的包子和馅饼,一般都是刚开业的时候味道还可以,吃着吃着就再也不想吃了,总觉得比起自己包的、家里的味道差的太远太远……
虽然生活在小城多年,却似乎一直是外乡的异客。那天还对父母说,你们选的这座定居的小城既没有传统特色美食,也没有什么朴素的早餐小吃,要想吃点儿舒服的,只有自己动手……那个年代老人选择定居城市时,哪会考虑这么多?大部分都是命运和偶然因素吧。
找寻家的味道
今天早上去那家常去的饭馆儿买馒头(卷状的)。女主人蒸的馒头特别合我的口味,从夏天开始买起,几乎隔3差5就去一次,每次都买五六个,然后送给父母,省事儿。有时恰巧赶上刚蒸出笼的,还冒着热气,揭开层层卷后抹上一点自制辣酱,一会儿工夫我就能吃上一个暄软的大卷子。
今天早上去时,女主人正忙着,我在厨房等待时看见了一口盛着白米粥的大电锅,打开一看,白米粥晶莹透亮粘稠,不禁勾起了我的食欲。
这时正巧女